返回

新闻中心

Beijing capital development

关于征集2025年产学研科技项目之“既有公共建筑用能现状诊断与减碳评估研究”承接合作单位的通知
NEWS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 阅读次数:491

为进一步探索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减碳路径,为首开股份在既有公共建筑领域的减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计划在2025年度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开展科技项目“既有公共建筑用能现状诊断与减碳评估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现面向社会征集课题承接合作单位,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机构参与本项目的遴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名称

既有公共建筑用能现状诊断与减碳评估研究

二、委托单位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三、研究内容

既有公共建筑存量巨大,运营阶段碳排放占比较高,是节能减碳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存在大量非节能建筑,这些建筑存在室内舒适度差,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能源系统存在运维方式不合理、设备缺乏精准控制,诊断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使其多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导致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增加。

为体现首开股份在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国有企业责任,形成一套适用于典型既有公共建筑的用能现状诊断与减碳评估的“首开技术体系”,拟计划根据首开股份自持公共建筑为调研分析对象,按照调研与问题诊断、现场测试、评估技术研究、系统减碳方案研究共四个层面,对既有公共建筑现状进行调研梳理,对建筑的围护结构和能源系统进行现场检测,总结出项目用能情况,提炼出既有公共建筑在舒适性、能耗及碳排放方面的典型问题。根据既有公共建筑的实际问题,结合项目需求,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减碳评估的技术方案,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评估和诊断分析结果,提出符合建筑实际需求的减碳提升技术措施和运维调适策略。任务内容主要包括:

既有公共建筑用能现状调研及问题诊断

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及能源系统现场测试技术研究

既有公共建筑减碳潜力评估技术研究

既有公共建筑减碳及运维调试技术方案研究

四、成果

1.首开股份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及用能现状调研及问题诊断报告(暂定名)

2.首开股份既有公共建筑减碳潜力评估报告(暂定名)

3.首开股份既有公共建筑减碳及运维调试技术方案研究报告(暂定名)

五、完成时间

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验收。

六、项目预算

不高于人民币50万元。

七、申报条件

本项目承担单位征集范围为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建筑节能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和机构,不面向个人,不接受联合体申报。

(一)申报单位基本条件

1.熟悉所申报项目研究领域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具有完成研究工作所必备的基础条件。

2.项目组至少具有2名副高级以上(含)职称专职研究人员。

3.项目组需专业配置适度、人员结构合理,与项目研究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

4.项目成果所有权属于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对外发表或出版。

5.近三年无违法或不良行为记录。

(二)项目负责人要求

1.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承接项目研究涉及领域3年以上工作经验,熟悉国家建筑节能领域基本情况,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职称。

2.必须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指导者,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

3.必须参加委托单位组织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评审会,并汇报项目成果。

八、申报材料和程序

申报单位应如实填写《产学研科技项目申报书》、有效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近三年无违法或不良行为记录承诺,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报材料应一式3份(密封),邮寄至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见联系方式)。材料报送截止到2025年4月7日17:00前(以收到材料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九、遴选办法

(一)遴选原则

本次遴选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

(二)遴选程序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评审小组,对申请单位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择优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十、合同签订

项目承接合作单位确定后,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合同签订后,项目承接合作单位未经允许,不得将项目转包、分包。

十一、过程管理

项目承接合作单位按照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按时提交项目成果报告。研究期间,除中期评审和结题验收外,委托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要求承接合作单位作研究进展情况汇报。

十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阜荣街10号首开广场4层422室

邮政编码:100102

联系人:马健强,010-59090898

附件:《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科技项目申报书》